宗教玄學/7月5日大海嘯預知夢 陳惠君:別怕!正念看待

宗教玄學/7月5日大海嘯預知夢 陳惠君:別怕!正念看待 宗教玄學/7月5日大海嘯預知夢 陳惠君:別怕!正念看待


(記者李克明/專訪)當不確定的傳言四起,放大了人們對未來的焦慮,在最新一集《艾瑞克IN新聞》節目中,探討每個人睡眠時的心靈劇場—作夢。主持人李志華、林忠勳再度邀請靈學老師陳惠君,一起拆解預知夢、告知夢與日常潛意識投射,並探討「元辰宮」被稱為「靈魂之屋」的象徵空間,如何在睡夢中啟動內在導航,為觀眾送上穩定且正向的能量。

圖/靈學老師陳惠君(中)表示,其實夢的意義必須從不同的面向去解析;同一象徵,會因個人處境而意義翻轉,而非都是永久不變。(艾瑞克IN新聞團隊攝)

7月5日大海嘯流言四起

近來,網路上熱議知名日本「預知夢奶奶」竜樹諒在出版的「我所看見的未來」中所預言:2025年7月5日,台灣與菲律賓之間的隱沒帶,將發生強震並誘發海嘯,甚至改寫板塊樣貌。由於各式傳聞沸沸揚揚,網路搜尋量暴增,甚至還傳出民間有醫師提醒病患預備乾糧。

對此,陳惠君老師首先指出,災難預言測試的是「集體心念」,若社會被恐懼情緒掏空,負面能量反而可能加速擴散;保持冷靜、專注於「求平安」的心念,才是真正的防線。她引用農曆年初「動盪之年」的流年革掛,提醒觀眾把焦點放在「如何彼此扶持」,而不是「災難本身」。

夢的三種面貌

在節目中,陳惠君老師將夢分為三大類型:其一是「預知夢」,為未來可能情境的提前映照;其二是「告知夢」,多半與神明或能量體的委託有關;其三則是「心理投射夢」,映出白天未竟的情緒與壓力。惠君老師形容,睡眠時「高維度的你」正透過腦波對話,嘗試安撫並指引「低維度的你」,兩者交錯便生成夢境訊息。她提醒,解夢前必須回到個人生命脈絡,否則出現相同符號,答案卻可能是南轅北轍。

忘了訂香爐?神明託夢

主持人林忠勳也分享最近與麻豆東嶽殿東嶽仁聖大帝之間,難以解釋的「告知夢」。「最近忙於工作,忘記了為廟宇訂製石製正、副爐主所需香爐。有一個晚上,突然夢見虎爺爐閃現眼前,我驚醒後才趕緊處理。」

原本東嶽仁聖大帝指定的石材香爐,原本排單需時一年,但後來經由眾人協助,目前已順利完成開光啟爐。陳惠君老師解析:「這類夢並非懲罰,而是一種神明與人互助的默契;夢中提醒,無非是證明了雙方信念的連結。」

夢見烏龜是吉兆還是絆腳石?

另一段精彩討論,則來自另外一位主持人李志華的「烏龜夢」。他夢見兩隻小烏龜緩緩游來,一隻大烏龜跟在後方,夢裡有一位廟公提醒:「旁邊這裡有破洞,要先補好」。李志華原以為烏龜代表「帶財」,但卻從陳惠君老師口中聽到截然不同的訊息:「夢中烏龜,或許是象徵拖延與羈絆,提示近期生活裡有『絆腳石』需修補。

陳惠君老師這段話,其實夢的意義必須從不同的面向去解析;同一象徵,會因個人處境而意義翻轉,而非都是永久不變。

元辰宮:在夢裡回到靈魂的家

談及元辰宮,陳惠君老師形容它像一座映照精神狀態的「能量屋」。當人們在廟宇、教堂或冥想中尋求心靈定位時,夢境往往呈現讓人「安定」的符號;若象徵引發強烈心悸,便值得停下腳步、審視現實是否出現漏洞。相反地,若夢境未帶來焦慮,則未必需要過度解讀,因為關鍵在於夢與情緒的連結強度。

修護心靈的契機

節目尾聲,陳惠君老師將焦點從「解析」拉回「養心」。她鼓勵觀眾記錄夢中觸動人心的片段,藉此觀照自身壓力、願望與恐懼;也提醒大眾,善念如同種子,透過念力與行動生根,終能長成守護自他平安的大樹。

在紛擾年代,這一場關於夢的對話不只提供解碼技巧,更以實證故事安撫觀眾。最後,陳惠君老師表示:「哪怕預言再駭人、現實再多絆腳石,只要回到內在的寧靜與正向行動,每一步仍然可以走得篤定而從容。」

更多引新聞報導

宗教玄學/觀元辰宮現場演示 陳惠君:深究靈魂內心世界

宗教玄學/觀看元辰宮像照靈魂X光 陳惠君:重找人生方向

Login

Welcome! Login in to your account

Remember me Lost your password?

Lost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