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北基模擬考爭議題惹怒家長 教育局擬建立嚴格審題機制
(記者陳志仁/新北報導)台北 30 所高中生 9 月參加的「北北基模擬考」出現《我的媽媽是代理孕母》爭議題目,引發學生與家長強烈反彈;此次北模全國約 9 萬名學生參與,不少學生在作答過程中感受到負面情緒,有家庭正面臨喪親或疾病壓力,題目呈現方式被指將母親角色物化,引起家長高度關注與討論。

台北市議員曾獻瑩及新北市議員黃心華召開記者會及公聽會,雙北教育局出席說明未來再發防止及設立命審題的把關機制;曾獻瑩表示,高度爭議性考題不應出現在考場,教育現場不應成為特定意識形態的輸入管道,學生走進考場是評量學習成果,而非表態立場,要求教育局嚴格把關命題老師與出版社,確保考題僅評量學習狀況,不可藉題目偷渡社會議題。
黃心華指出,這次模擬考題目的爭議,凸顯命題階段欠缺有效把關的嚴重缺失,原本應該促進考生多元思考、作為公平鑑別工具的考題,卻讓學生被迫站在倫理爭議的前線,甚至出現「價值勒索式」寫作,偏離模擬考初衷;雖然模擬考由出版社主導,但在大量學生參與的情況下,教育主管機關仍需負起輔導與督導責任,更應在命題階段成立專責委員會共同把關。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副局長鄧進權說,北模雖非正式測驗,但教育局高度重視品質,未來將建立學校與出版社明確命審題機制,並訂定標準作業流程及必要罰則,希望未來不要再發生爭議命題;新北市政府教育局副局長劉明超回應,將推行「共同審題」制度,學校可加入審題程序並提出修改意見,保障學生權益,維持教育中立,避免爭議議題進入考題。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直指,模考題目多由出版社外包,命題費低、審題鬆散,容易出現價值輸入或錯誤資訊,教育主管機關應建立審議制度,確保全國學生考試公平;北市中正高中家長會副會長吳楚珍表示,這次題目讓人感覺「好像大家都沒有通過就讓它出去了」,題目要學生以「我的媽媽是代理孕母」入題,反問教育單位「你們的媽媽是代理孕母,你們的心情是如何?」
新北市家長會長協會文山區總會長陳昇賢指出,題目出現後,他詢問過孩子,並認為事件已發酵許久、討論很多,多數人無法接受自己的母親是代理孕母,題目以第一人稱呈現衝擊過大;新北市安康高中家長會副會長李亭瑩表示,有不少同學因此把這題視為「陰謀論」,懷疑是否是政府未來政策的導向,要18歲的孩子提前接受並支持。
面對這次事件暴露的制度性缺口,曾獻瑩及黃心華都主張教育局應加強未來再發防止的機制,教育局及學校是能夠「最終把關」的單位,也要明訂禁止爭議性題目出現在考題中,讓教育局正式納入審題流程;必要時能立即下架違規題目,並建立事前評估、事中監督、事後補救的完整流程,讓這一次的經驗能成為未來教育更上一層樓的幫助。
更多引新聞報導
新北公托爆虐童疑雲 家屬控托育員有背景遭輕縱司法失衡
瑞芳地政衛生所合建啟動 5.3億打造新地標強化服務量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