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博餅文化學堂 中秋沈浸式深入體驗

(記者許皓庭/金門報導)每逢中秋,金門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盛事─「中秋博狀元餅」活動,吸引大批遊客前來感受熱鬧氣氛。活動於今年邁入第20週年,八大系列活動「金門博餅文化學堂」、「特約店家博餅樂」、「線上博餅樂」、「快閃博餅樂」、「後浦商圈博餅樂」、「旅人博餅樂」、「鄉鎮賽博餅樂」及「跨海博餅樂」熱鬧展開。今年有別於以往,在清金門鎮總兵署設立「金門博餅文化學堂」,以沉浸式深入體驗博餅文化。
博餅故事館
沉浸式的博餅文化展覽,帶你深入探索博餅的歷史淵源與文化內涵。展區中完整呈現博餅的起源、遊戲規則、彩品介紹,以及歷年博活動的精彩成果,更可從中發現金門與其他地區在博餅文化上的異同,現場還設有「變身小狀元」與「大博狀元餅」拍照區,讓你留下獨一無二的趣味紀念!
圖/金門縣政府 提供
博餅故事館必看亮點
- 博餅起源
相傳是出生金門洪門港(後豐港)的鄭成功營中大將「洪旭」,在鄭成功領軍進攻金陵時,為穩定留守廈門的官兵軍心,並撫慰思鄉情緒,設計出博狀元餅遊戲,讓官兵在中秋節玩上一把,爾後在廈門、泉州、金門等地流傳,隨後更隨鄭成功軍隊東征渡海而傳入臺灣。
- 博餅為何以「四點」為尊?
許多人對博餅遊戲中「四點為尊」的規則感到好奇,為何六面骰子中,唯獨「四點」被視為「狀元」的象徵?故事館中介紹兩個說法,星宿信仰之說及宮廷傳說,依星宿信仰之說,相傳是因為北斗七星中前四顆「天樞、天璇、天璣、天權」,這四顆星排列成方形,形似骰子上的「四點」圖案,而且第四顆星為「天權星」,古代稱「文曲星」,更是主掌文運的星宿,因此「四點紅」被視為象徵文運昌隆、功名順遂,正與博餅取材自科舉等第的精神不謀而合,自然成為代表「狀元」的點數。
圖/金門縣政府 提供
- 暫具狀元晉升狀元
在博餅的規則中,擲出越多的紅四代表獎次越高,但想要擲出四個紅四已經不易,更何況是六個紅四,為了讓博餅有挑戰性又不會太難博到狀元,當每一輪博餅,有人擲出這幾種結果,四個紅四(四紅)、四個紅四及兩個紅ㄧ(四紅二)、五個相同數字且非紅四(五子)、五個紅四(五紅),便可取得暫具狀元,只要後續該輪沒人擲出狀元,狀元:六個相同數字非紅四(六卜)或是六個都是紅四(六紅),則暫具狀元者即可晉升為最終的「狀元」。
- 博餅整套彩品有六十三塊餅
現在博狀元餅大多以金門特產品做為彩品,早期彩品共有六十三塊大小不同的月餅,稱為「會餅」,名稱來自科舉制度中的「會試」,其中包括:狀元餅、分平餅、三紅餅、四進餅、二舉餅與一秀餅,各代表不同的功名頭銜。一局博餅各餅的數量:狀元餅1個、分平餅2個、三紅餅4個、四進餅8個、二舉餅16個、一秀餅32個,加起來剛好就是63個,整套的狀元餅總重量約為六公斤,共分為六種不同尺寸,有趣的地方在每種尺寸的餅重量約為一公斤,意思是一塊狀元餅是一公斤,三十二塊秀才餅加起來也是一公斤,你說有不有趣。
金門博餅不僅是中秋民俗活動,更是一項珍貴的文化資產。博餅故事館為常設展,活動後仍持續開放參觀,誠摯邀請各界旅人前來清金門鎮總兵署,親身感受這份深具歷史意義的傳統魅力,讓中秋不只是團圓,更是文化的延續。
更多引新聞報導
李多慧素顏現身花蓮救災!網友讚爆:剛捐30萬還當鏟子超人,活該被喜歡!
日本旅遊要當心!當地「感染性腸胃炎」爆增 創10年同期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