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新銀行2025投資趨勢論壇 聚焦全球動盪下的投資突圍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全球政經局勢詭譎多變,美國公布對臺課徵二○%關稅,利率與通膨壓力仍未解除,台新銀行財富管理團隊攜手本刊共同舉辦「二○二五投資趨勢論壇」,以《全球動盪下的投資突圍之道》為主題,聚焦全球政經與台股趨勢,深入剖析資產配置新方向,線上與線下湧入近四千名聽眾,關注財經專家深度剖析市場脈動,提前擬定進可攻、退可守的投資策略,在風險與機會並存的市場中精準布局。
圖/台新銀行舉辦投資趨勢論壇,向財富管理貴賓分享市場機會與投資展望。照片左起台新銀行客群經營處副總經理辛孝敏、台新銀行通路營運事業處執行副總經理蘇育徵、台新銀行個人金融事業總處執行長包國儀、台新銀行總經理林淑真、今周文化董事長謝金河、台新新光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台新投信總經理葉柱均、台新投顧總經理江浩農。(今周刊提供)
「二○%關稅會對哪些產業造成重擊?後續《二三二》條款對半導體與藥品會帶來哪些影響?是否有豁免品項?外傳二五.二%的出口產品都會受到影響,是真的嗎?」論壇當日正逢美國揭曉對等關稅稅率,面對全球國際政經挑戰,金融業加快腳步強化自身體質與綜效布局。
台新銀行總經理林淑真表示,今年適逢台新金控與新光金控正式合併為「台新新光金控」,一舉躍升為臺灣第四大金控,未來將整合集團資源與通路優勢,攜手銀行、保險、證券、投信等子公司,全面升級財富管理服務,協助客戶在全球經濟變局中穩健掌握財富契機。
圖/台新銀行總經理林淑真表示,台新新光金控正式合併成為臺灣第四大金控,將整合集團資源與通路,提升財富管理服務,助客戶穩健把握全球經濟機遇。(今周刊提供)
經濟民族主義興起 台股猶如空頭的多頭格局
面對多變「川劇」,台新新光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博士認為,二○%關稅有很高機率是暫時性安排,真正帶來劇烈衝擊的反而是針對半導體的《232條款》,臺灣政府選擇將兩者包裹談判,反倒為日後協商保留空間,在二階段談判賽局中表現不算太差,「美國貿易談判是談一個大框架,可行性不是重點,至於產業細項,川普聚焦三大重點,分別為重建鐵鏽帶光榮、建立戰略產業基礎供應能量體系,以及美國重要消費品不能被中國所控制。」
李鎮宇認為,投資人今年應聚焦產業與政策變動,今年匯率波動主要來自事件驅動,真正的匯率壓力將在明年浮現,預期聯準會主席鮑爾將於明年中下台,屆時市場將面臨信任與獨立性的重大考驗。此外,美國關稅是否違憲已進入最高法院審理,最晚明年六月有望定論,後續談判仍充滿變數,臺灣需持續保持靈活應對。
至於今年的市場走勢,李鎮宇看好維持「很像空頭的多頭」格局,遇利空即回落,但每次爆擊反而是進場良機。美股與台股下半年仍具創高潛力,科技、AI與軍工相關產業為亮點;通膨方面,關稅未必會帶動物價上漲,實際價格由供需決定,不會如部分預期般帶來全面性價格調帳壓力。明年債市有望呈多頭主軸,預期美國將降息超過四碼,短天期利率型債券成為資產配置重點。臺灣第二季GDP達七.九八%,全年表現可望優於預期,內需與技術升級將成為長線支撐力道。
圖/台新新光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指出,台股2025年呈「空頭中的多頭」,突發性事件利空都是買點。科技、AI、軍工有潛力,明年美國可能降息,臺灣經濟表現優於預期。(今周刊提供)
AI概念股市值齊飛 走向資源集中的分化市場
對比日、韓砸兆元換取對等關稅降至十五%,臺灣看似付出較高代價,但今周文化董事長謝金河卻以「臺灣是削減毛利率、日韓得付出淨利率衝擊」比喻其中差異。面對各國處境不一,巴西從五○%降至十%,墨西哥暫緩九十天,基於川普談判的藝術,外界普遍預期最終仍會趨於低稅率,但謝金河仍提醒,臺灣須審慎面對來自汽車、農產品、美牛、美豬等敏感品項的壓力,貿易談判的關鍵不在技巧,而是願意讓出多少籌碼。
現階段臺灣經濟正面臨川普關稅風險、AI浪潮、中國內捲壓力,與新臺幣升值四大核心變數, 尤其AI帶來的資本集中現象愈加明顯,謝金河表示,科技巨頭與AI概念股市值齊飛,資金集中於少數標的,反之與AI脫鉤的企業命運走向兩極化。
在全球貿易與貨幣變局下,他提醒,投資台股不僅要掌握進場時機,更要懂得選對公司,未來不是全面成長的年代,而是資源集中、價值重估的分化市場,AI帶來的產業洗牌與資金轉向,已使台股進入結構性轉型,具備技術優勢、內需潛力、或能接軌美國市場的企業將更具吸引力。
圖/今周文化董事長謝金河指出,台股進入AI與資金集中的分化時代,選對產業、抓住技術與內需優勢,才能領先市場。(今周刊提供)
資產配置的再進化 避免單押兼具收益與抗震
台新投信總經理葉柱均表示,當前市場焦點正從預期聯準會降息,逐步轉向觀察實體經濟數據的表現,在這樣的過渡期,債券投資更需回歸紀律與長期思維,建議投資人應善用債券的穩定收益特性,採取中長期持有策略,聚焦投資等級債,並透過多元配置分散風險,同時搭配分批進場與定期定額等方式,以因應利率波動的不確定性。
他強調,無論選擇債券ETF或主動型基金,關鍵在於「耐心與規律」,才能真正掌握利率下行週期中資本利得與收益雙重優勢。此外,在當前匯率波動環境下,投資人宜避免單押特定幣別,可透過多重資產型基金進行股債與另類資產配置,在提升收益率的同時,自然分散匯率風險,投資人需將投資與匯率分開看待,透過工具與配置達到避險與平衡效果。
圖/台新投信總經理葉柱均建議投資人以耐心與規律,採中長期持有等級債,透過多元配置分散風險,並運用定期定額降低利率與匯率波動影響,穩健掌握收益與資本利得。(今周刊提供)
本次投資趨勢論壇結合產業、學界與媒體的深度觀點,展現台新銀行打造跨境級私人銀行品牌的堅定決心。台新銀行將秉持「認真」的態度、「專業」的服務與「懂您」的精神,持續扮演高資產客戶最值得信賴的財富導航者,在動盪市場中穩健同行,共創更具遠見的富足未來。
- 以上內容如涉及有價證券或金融商品、市場等相關記載或說明,並不構成要約、招攬、宣傳、建議或推薦買賣等任何形式之表示,請投資人應審慎考量本身之需求與投資風險。
- 投資人於投資前應確保已完全瞭解投資風險。做成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人應確保其已完全瞭解予本投資商品相關之風險,並於認為必要時,尋求專業意見。
延伸閱讀:
▶︎關稅未完待續!接下來該如何應對
▶︎關稅開牌後,聯準會的下一步會
▶︎「像空頭的多頭」之下,哪些產業具有潛力?
▶︎2025台新投資趨勢論壇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