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玄學/焰口法會慈悲、願力與救度 本願法師開示佛法智慧

宗教玄學/焰口法會慈悲、願力與救度 本願法師開示佛法智慧 宗教玄學/焰口法會慈悲、願力與救度 本願法師開示佛法智慧


(記者林忠勳/專訪)佛教儀典「放焰口」法會,在許多人心中既神祕又莊嚴。它超越宗教形式,是一場對苦難的理解、對生命的體悟,也是對眾生慈悲的具體實踐。在《艾瑞克IN新聞》節目中,特別邀請滿願寺住持本願法師及小院子裡創辦人兼知名作家張慰慈,一同探討佛教「焰口」法會背後的歷史、意義與修行精神。

小院子裡將於國曆11月23日舉辦「慈悲三昧水懺法會」,恭請本願法師主法,並施放「瑜伽焰口」。此次訪談中,張慰慈也提到自身在加護病房中「親身體會餓鬼道」的生命故事,讓焰口的法義更具深度與震撼。

圖/滿願寺住持釋本願法師認為,佛弟子強調懺悔、發願與改過三者缺一不可;懺悔不是儀式結束就算完成,而是要真正發願、真正改過,這才叫完整。(本願法師提供)

本願法師從佛典談起:阿難尊者遇餓鬼

節目開場,首先,本願法師解說佛教放焰口典故源由來自於阿難尊者。本願法師表示:「阿難禪定時,觀世音菩薩示現餓鬼,告知三日後阿難將墮餓鬼道。阿難驚恐後請示佛陀,而佛陀教他以焰口普施救度無法進食的餓鬼眾生。」

本願法師進一步說明,餓鬼道眾生因業障深重,食物入口即成炭,必須依靠佛菩薩的願力才能暫時解脫飢餓。這也是現今包括滿願寺在內的各佛寺院放焰口的核心精神,以慈悲心救度苦難生命。

張慰慈重症中的「餓鬼體悟」

小院子裡創辦人張慰慈則提到,當初在她的著作《天還亮著》中提到「餓鬼道的感悟」,這是如何發生的?張慰慈憶起當時:「我住在加護病房時,全身插管、不能說話又無法進食,喉嚨痛到像火燒,肚子又餓得難受。」

張慰慈詳述病重時的痛苦之處:「喉嚨插著管、每天調整電動床想減緩疼痛,卻仍痛苦難忍;鼻胃管讓她無法真正進食,只能感受持續不斷的飢餓。」張慰慈說:「那段時間,我好像真的走進餓鬼道;也在那一刻,我突然理解經典裡餓鬼道的描述,原來那就是我。也因此,我深刻理解放焰口的救度意義。」張慰慈甚至在病中許下願望,自己若能痊癒,她想做一場「獨姓焰口」法會,將生命重獲的感恩迴向給眾生。

圖/小院子裡創辦人張慰慈表示,當初在她的著作《天還亮著》中提到「餓鬼道的感悟」,在病中許下願望,自己若能痊癒,她想做「獨姓焰口」法會,將生命重獲的感恩迴向給眾生。(張慰慈提供)

攝影志工的視角:在鏡頭裡看到莊嚴

張慰慈同時分享,早年擔任法會攝影志工時,她經常從鏡頭中見到本願法師結手印、觀想、轉法輪的畫面。「我第一次看焰口法會,就被本願法師戴著毘盧帽、五佛冠的莊嚴所震撼。那是一種無法言說的力量。」在節目中,也展示毘盧帽與五佛冠,本願法師為其詳細解說其象徵:

毘盧帽:象徵毘盧遮那佛的大光明,傳統為大紅色。

五佛冠:代表五方佛願力,用於加持餓鬼道眾生。

飄帶六字大明咒:象徵觀世音菩薩的慈悲。

本願法師解釋:「焰口是密、顯合一的法門。要持咒、結印、觀想三者合一,沒有師承是做不來的。」本願法師強調,他從小就跟著老和尚學焰口,一本焰口儀軌長達四小時,必須全背,還要同時完成手印與觀想,才能將功德圓滿供養眾生。

圖/小院子裡將於國曆11月23日舉辦「慈悲三昧水懺法會」,恭請本願法師主法,並施放「瑜伽焰口」,邀請社會各界人士感受佛法智慧。(張慰慈提供)

焰口與懺悔的真正意義

至於外界好奇,「放焰口」是否與民間普渡相似。本願法師回應:「不同宗教儀軌不同,但中心都是慈悲。佛弟子強調懺悔、發願與改過三者缺一不可;懺悔不是儀式結束就算完成,而是要真正發願、真正改過,這才叫完整。」

本集節目,說明「放焰口」不再只是一場佛教儀式,而是一面照見生命本質的鏡子。從張慰慈在病房中對苦的體悟、本願法師對焰口的深入解析,說明著:「慈悲,是所有修行與救度的起點。」

更多引新聞報導
宗教玄學/懺悔中遇見慈悲 小院子裡11/23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宗教玄學/以慈悲照見生命 本願法師不化緣也能成就願行

Login

Welcome! Login in to your account

Remember me Lost your password?

Lost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