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帶包材會帶來塑化劑風險嗎?專家:HDPE安全有依據

外帶包材會帶來塑化劑風險嗎?專家:hdpe安全有依據 外帶包材會帶來塑化劑風險嗎?專家:HDPE安全有依據

(記者張芸瑄/綜合報導)外帶熱湯、滷味、早餐豆漿…大家每天都在用塑膠容器,但不少人心裡其實會擔心:「熱的裝進塑膠,會不會跑出塑化劑?」。中興大學周志輝教授指出,塑膠材質並非一律有問題,其中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食品包材屬於不含塑化劑的安全材質,符合食品接觸材質安全性規範。

圖/多種HDPE塑膠形式包材(中興大學周志輝教授 提供)

近年來,外帶便利性提升,但同時也衍生「熱食接觸塑膠會不會釋放塑化劑?」的疑慮。想安心使用塑膠容器,關鍵就在於手中的塑膠,到底是哪一種?

塑膠並非單一物質,而是包括PET、HDPE、PVC、LDPE、PP、PS及其他合成樹脂等七大類。它們的耐溫與耐化學性各異,外觀上難以單憑目視辨識,若未正確使用,確實可能因添加塑化劑影響飲食安全。因此,國際間制定了「塑膠分類標誌」(1至7號編碼),幫助消費者快速識別材質,正確選擇合適的塑膠容器。

其中,HDPE(分類代號 ♴)因分子結構緊密,不需額外添加塑化劑,即具有良好的耐熱與化學穩定性;相較之下,像 PVC、PS 等材質為了提升柔軟度往往需要添加塑化劑,在高溫或油脂環境下較可能產生溶出疑慮。

圖/塑膠分類標誌(中興大學周志輝教授 提供)

在了解不同塑膠材質的差異後,民眾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用簡單方式判斷外帶包材是否為較安全的材質。建議可先查看容器或袋子底部是否有標誌;若沒有標示,HDPE 塑膠袋通常帶有霧白色澤、質地偏硬,輕拉會有「沙沙聲」。短時盛裝熱食時,HDPE 可維持穩定結構,成為日常可靠的熱食容器或包材之一。

周教授提醒,消費者在使用外帶包材時,應留意塑膠耐熱標準,避免將容器長時間暴露於高溫、烤箱或明火。只要選擇合格的食品接觸材質,並依照正確方式加熱,HDPE等安全材質即可放心使用。

塑化劑風險並非無處不在,真正的關鍵在於「材質選擇」與「正確使用」。只要辨識標誌、掌握耐熱範圍,外帶包材就能兼顧便利與安心。

更多引新聞報導
日本噁男持刀闖櫻花妹屋!「強暴硬插、軟禁」長達17小時 爽完只喊:完全不記得
芬普尼蛋外流新北!4600顆未追回恐已被吃 衛生局公布2蛋行回收點

Login

Welcome! Login in to your account

Remember me Lost your password?

Lost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