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茶王/波霸奶茶全球7.6萬據點 台灣茶葉大使許正龍新展望
(記者林忠勳/專訪)在許多老一輩茶農眼中,波霸奶茶曾經只是俗稱「狗蘭鳥」級的流行,就是來得快、退得也快。但在台灣茶葉大使許正龍眼裡,這門被看輕的生意,已經悄悄長成全球超過7萬6千個據點的龐大網絡,甚至一度超車麥當勞、7-ELEVEN,成為世界上店數最多的連鎖型業態之一。
在最新一集《艾瑞克IN新聞》節目中,主持人茶路林承志、講茶學院創辦人湯家鴻(Tommy),與許正龍從「波霸奶茶」聊到「無酒精雞尾酒」,不只回顧一段飲料史,更提出一個關鍵命題:「台灣茶,如何從一杯飲料,升級成一整套生活美學產業」?
老茶人眼中「狗蘭鳥」 許正龍看到現金流
時間回到1997年。許正龍回台灣考察,同行友人帶他直奔五股一間波霸原料分銷中心。鐵門一拉開,上百台小發財車排隊裝貨,滿載粉圓、果糖與茶葉,衝向台北各補習街、夜市、商圈。
「那畫面非常驚人。」許正龍至今仍印象深刻。對習慣在美國中餐館、一步步把茶從「免費附加」變成「必須點單、要付錢」的人來說,台北街頭的珍奶攤給了他完全不同的訊號:「只要有人願意掏錢買茶,我就已經很高興了。」
然而,當時多數傳統茶界前輩並不這麼看。有人直接用台語說那是「狗蘭鳥」生意;就像是養狗、養蘭花、養鳥,一陣風潮之後,早晚退燒。因為在他們眼中,這不是正統茶產業,更談不上「出頭天」。但許正龍選擇看數字、不看輕蔑。後來他在阿拉斯加郵輪上,一路數著船上與港口的手搖飲據點,對照全球加盟資料,整理出一個結論:「以據點數量來看,手搖飲已經組成一個全球性的生活網絡,規模非常可觀。」站在他的視角,波霸奶茶不是泡沫,而是台灣茶進入世界日常生活的「第一次大規模試營運」。

美國東岸 Bubble 西岸 Boba
外界常稱他為「波霸奶茶之父」,許正龍本人並不如此認為:「我不是生它的那個人,我只是幫忙出力。」他真正放在心上的,是「這個文化怎麼長大」。在推動波霸奶茶進入美國市場時,他曾提出一個有趣的策略:以密西西比河為界,西岸離台灣較近,沿用台灣說法叫「Boba」;東岸則採用英語語感較順口的「Bubble Tea」。
看似只是命名,背後是一種刻意的「去壟斷」思維,因為許正龍不急著把飲料做成單一品牌,而是讓同一種台灣創造的飲品,在不同地區用不同語言、不同敘事長大。「等到有一天,全美一般消費者自然知道Boba = Bubble Tea,這個文化才真正被內化。」
「我們不是它的父母,但我們確實幫了很大的忙,」他笑說。而當第一代手搖飲已經在全球站穩腳步,他反而開始提醒業者:「不能只守著青少年客群,也不能永遠停在好喝、好玩的溝通,而是要思考下一個價值帶在哪裡?」
從手搖飲到無酒精雞尾酒
把烏龍茶變成「東方版紅酒」,對許正龍來說,關鍵字叫做「無酒精雞尾酒」(Mocktail)。Mocktail源自Cocktail(調酒),卻不以酒精為核心,而是強調風味結構與情境搭配。
在他設計的國際茶教育系統 TOST 裡,主角不再只是「一杯熱茶」,而是六款不同烏龍茶,搭配四個關鍵事實:「Flavour滋味、Aroma香氣、Colour色澤、Texture口感與喉韻。」
透過不同發酵、焙火程度的烏龍,學員可以快速感受。許正龍說:「烏龍茶不是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那麼簡單,而是擁有一整片寬廣光譜,足以與紅酒、咖啡、威士忌比肩。」
而在器皿上,他也刻意對接西方語言,用品茗杯、聞香杯,就像紅酒杯與威士忌杯一樣,有各自的功能與風格。許正龍表示:「這不是為了裝高級,而是要讓西方消費者在熟悉的框架裡,重新認識東方茶。」
「當你把茶放回一個有儀式、有文化語彙的舞台上,它就不再只是解渴飲料,而是一種生活選擇。」換句話說,許正龍押注的「下一座高峰」,不是再複製一個新手搖飲品牌,而是打造一個以烏龍茶為核心的東方文化。

重建台灣茶的金字塔
談到產業結構,許正龍用一個「金字塔」來形容台灣茶的未來藍圖:
1. 頂端:藝術級精品茶。像是冠軍茶、東方美人等,代表的是工藝極致與農民技術,台灣已經證明自己做得到。
2. 中段:具規模、可複製的高質感茶產品。這一塊,他保留了一點神祕,只透露「有機會成為全球最大量的台灣烏龍茶產品」。關鍵在於,既要維持質感,又要能大規模進入日常場景,而不再只是小眾玩家。
3. 底層:重新設計的餐館茶與大量用茶市場。過去「量大、沒利潤」的餐館茶,需要被重新定義。必須從價格戰,走向標準化、品牌感與穩定品質,讓大量用茶也能累積起產業收益。
在他眼中,這不只是茶產業的問題,更是台灣整體競爭力的折射。「一個只會模仿韓國影視、日本設計的國家,很難靠文化產業建立長期優勢;但如果能用茶這樣的日常入口,輸出一套成熟的生活美學與產業鏈,台灣在全球的角色會完全不同。」
許正龍說:「我們花了很久,把金字塔頂端的好茶做出來了。接下來,中間那塊要補起來,底層那塊要翻新,台灣才有資格說:我們不只是賣茶,而是在輸出一整套生活方式。」
屬於台灣的品味名片
從被笑是「狗蘭鳥」的波霸奶茶,到形成全球 7 萬 6 千個據點;從台北補習街的小攤,到阿拉斯加郵輪上的吧台;從冠軍茶、東方美人,到 無酒精雞尾酒(Mocktail)與侍茶師訓練。
許正龍認為:「台灣能不能用一杯茶,說出一個足以在世界站得住腳的故事?當手搖飲的第一波紅利已經被全球複製,下一步,將不再只是賣更多杯,而是讓每一杯,背後都連著台灣完整的產業實力與文化自信。」這場關於「波霸奶茶之後」的賭注,才正要開始。
更多引新聞報導
台灣茶王/茶葉大使許正龍 力推台灣成世界茶葉教育中心
台灣茶王/讓台灣茶文化變國際規則 陳右人:產業升級戰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