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淹門口成日常?黃琤婷批防洪牛步 籲修補助制度

水淹門口成日常?黃琤婷批防洪牛步 籲修補助制度 水淹門口成日常?黃琤婷批防洪牛步 籲修補助制度

(記者陳志仁/宜蘭報導)淹門口成日常?受鳳凰颱風的影響,宜蘭縣連日豪雨造成部分低窪地區出現嚴重的淹水災情;宜蘭縣議員黃琤婷今(12)日與羅東鎮長吳秋齡前往災區勘查時,看到一位阿姨無助地坐在家門口,腳邊積水已達腳踝,阿姨一見到2人,急忙起身帶路說,「快來看,我家後面更嚴重!」

圖/羅東鎮長吳秋齡(左1)慰問受災戶。(宜蘭縣議員黃琤婷提供)

國民黨議員黃琤婷表示,這樣的景象不是第一次,也不該成為習慣,極端氣候頻繁,地方防洪工程牛步、排水系統老舊,讓居民年年重複相同的苦;強調「每一次淹水,都代表政府腳步還不夠快,人民不該等著水退才等到補助。」

圖/宜蘭縣議員黃琤婷(12)與羅東鎮長吳秋齡前往災區勘查。(宜蘭縣議員黃琤婷提供)

針對現行的淹水災害補助機制,黃琤婷質疑,依中央規定雖有「最高2萬元」的上限,但實際地方落實金額差異極大,如臺北市補助1至2萬元、臺中市為1.5萬元;不過,各縣市標準不一,難以反映民眾實際損害,制度亟待檢討。

黃琤婷認為,現行補助條件中,須「淹水達50公分以上」才能申請並不合理;許多民宅雖僅淹30、40公分,但淹水時間長、家具家電全毀、屋內受損嚴重,卻因未達門檻而無法獲補助,顯與實際情況脫節。

黃琤婷呼籲,政府應檢討補助制度的公平性,考量多次淹水、累積損害等因素,讓多年受災戶不再成為制度的漏網之魚;直言「災害補助不是恩惠,而是政府責任的一部分。人民需要的是保障,不是運氣。」

更多引新聞報導
黃琤婷批蘇澳分洪道卡三年 籲中央別讓程序淹過一場雨
宜蘭路口塞爆又違停 黃琤婷籲推AI號誌、黃網線解套

Login

Welcome! Login in to your account

Remember me Lost your password?

Lost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