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中全會/習近平不穩?張宏林:統一台灣換策略了

中共四中全會/習近平不穩?張宏林:統一台灣換策略了 中共四中全會/習近平不穩?張宏林:統一台灣換策略了

(總主筆李彥謀/專訪)中共20屆四中全會落幕,習近平還是國家主席,還是總書記、軍委會主席,什麼都沒有變,但他親信裡有些將領、高官,遭到整肅、除名、開除黨籍,有一說是他被逼宮,實權已經旁落;還有專家說黨內還是讓他「續任」,是要把中國經濟與美中對抗的苦果,留給他扛。

圖/公督盟執行長張宏林指出,中國人、兩岸一家親的說法,都是在塑造兩岸還是內戰的延伸狀態,排拒外國介入。(艾瑞克IN新聞攝)

習近平權位還在,但內部政局相當不穩定

對台灣來說,多數人關心的不是胡春華、何衛東、王厚斌等人,這些名字相對陌生,除了習近平,頂多再一個國務院總理李強;大家最常會問的就是,「老共會不會打過來?」畢竟中國收復台灣的時間表,一直存在,最近的時刻就是2027年。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公督盟)執行長張宏林,接受《艾瑞克IN新聞》專訪時說,如果習近平經營一家公司,他還是「總經理」沒錯,但公司內部人事變動很頻繁,甚至關鍵的行銷、企劃等部門的高階,經常遭撤換,顯示總經理權勢並不穩,公司的狀況也不佳;換言之,許多軍職、黨職遭「雙開」,是很嚴重的事。

張宏林指出,這也不排除是習近平慣用的手法,用打貪、肅貪來博取人民的好感,並以此立威;問題是,「中共的官場本就是「共爛」,每一位高官或將領誰沒把柄,習近平也曾在地方為官,誰能保證他絕對清廉?」也就是說,「在內政、外交無甚表現情況下,只能打貪做點成績,連自己人都痛下狠手,做為2027連任國家主席的功績之一。」

打貪建立績效?2027收復台灣的新方法?

那麼,「收復台灣」會不會是習近平想超越毛澤東的最大政績?張宏林表示,台灣的危機始終來自內部,中共也發現從打台灣(八二三炮戰)、嚇台灣、到現在發現「買台灣」更划算,所以認知戰比過去更頻繁;而台灣內部已經有人對「中華民國」產生動搖,一些退將幫腔說中國好話,到中國朝聖,是對民主台灣的最大威脅。

張宏林認為,不論統一還是獨立,都是可以討論的議題,現在許多國家都在為聯合國2758號決議文,將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脫鉤,但國民黨還是與中共唱和,說「台灣地位未定論」是荒謬的;而中國的策略就是喊「兩岸一家親」,就是向外界傳達,兩岸若有衝突,是一國的「內戰」,外國勢力的干預就是「介入他國內政」,遺憾的是,國民黨與許多紅藍支持者去迎合這種論點。

對於美國「時代雜誌」一篇投書,指賴清德總統是魯莽的,引起譁然,張宏林說,這只是一位學者的投稿,在這諸多媒體都是稀鬆平常,他不代表時代雜誌的立場;但從此事可以發現,中共以各種手法,去影響、滲透、左右一些挺中人士打擊台灣不遺餘力,許多人不了解重要性,以致落入被中共的認知戰。

國民黨被嚴重認知戰,中國經濟結構垂直下滑

很多國民黨人去中國,並沒有捍衛中華民國,馬英九去中國,第一件事就是拔掉中華民國國旗,張宏林批評,希望國民黨人在中山陵謁陵後,能告訴中共,中華民國還沒結束;而剛當選國民黨主席的鄭麗文,發願要讓「台灣人都說自己是中國人」,會讓外國不解,認為台灣最大的在野黨、國會第一大黨說他們自己是中國人,要跟中國平起平坐談台灣問題,將使的援台、助台的國際躊躇不前,而這也是中共最希望看到的。

至於四中全會中共推出「十五五」,即第十五個五年計畫,是師法蘇聯與社會主義的計劃經濟,但目前看來,中國的經濟並不理想;張宏林解釋,有些台灣網紅或藝人訴說「中國大陸一切沒變,經濟並無不好」,但我們要談的經濟是結構問題,中國的經濟不只M型化,而且是三角形化,是垂直向下走的趨勢。

中共在會議提出「建設強大國內市場,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但沒有看到具體措施,在房地產危機、高失業率下,要如何讓人民少存錢、多花錢?張宏林分析,中國藉全球化崛起,賺了很多紅利,但美中貿易戰與新冠疫情後,「世界脫中」格局已成,加上近期川普關稅攻勢,讓中國經濟雪上加霜;中國也提到要自立自強,在科技上自主研發,不要依賴美國,能否奏效,有待觀察。

更多引新聞報導
花蓮災情/夜奔光復救災 陳政彥率新北特搜與時間賽跑
IN觀點/黨魂迷失!國民黨主席選舉攪動2026、2028布局

Login

Welcome! Login in to your account

Remember me Lost your password?

Lost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