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工百業/一塊布三驗不過即退貨 衣哥堅守不鬆手初衷

(記者陳志仁/專訪)在衣哥實業的設計室裡,桌上攤著一疊剛驗回的布料樣本,設計師李莉庭拿起其中一塊,指尖來回摩擦,細微的織紋摩擦聲在安靜的空間裡格外清晰;「一塊布,三次驗不過就退貨!」李莉庭抬頭笑了笑,語氣輕描淡寫,卻帶著一種不可動搖的堅定。
對李莉庭來說,機能性的服裝設計,不只是色彩與線條的排列組合,更是守護現場安全的一道防線;李莉庭接受《艾瑞克IN新聞》專訪分享時,直言「我只是衣哥的一顆小螺絲釘,但我相信,螺絲鬆了,再堅固的機能也會散掉!」這是她的工作信條,也是她十年如一日的堅持。
圖/設計師李莉庭接受《艾瑞克IN新聞》專訪分享時,直言「我只是衣哥的一顆小螺絲釘,但我相信,螺絲鬆了,再堅固的機能也會散掉!」(艾瑞克IN新聞攝)
從內衣到工作服的轉身
畢業於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的李莉庭,曾在台灣內衣產業龍頭品牌任職多年,原本預期將一輩子從事內衣的設計,直到某年公司台灣設計部門解散,給了她轉換跑道的契機,踏入男裝成衣領域;2014 年衣哥實業首次決定引進設計師,她在一次面試中,她在一次面試中,因為「一個美麗的微笑」,從此開啟與機能性工作服的不解之緣。
投入轉型第一線
衣哥實業於2017 年重大的轉型,從傳統制服走向機能性工作服的專業製造與供應商,為了達成國際認證的要求,衣哥實業創辦人劉光安特別聘請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的顧問,定期為員工進行專業課程與技術的培訓;李莉庭更飛往德國取經,學習最前沿的技術,並強化英文與專業溝通力。
圖/設計師李莉庭、衣哥實業創辦人劉光安以及顧問蘇家煦(由左至右)飛往德國取經,學習最前沿的技術。(衣哥實業提供)
「從制服到戰鬥裝備」的轉型,不僅要懂設計、具備紡織科學、人體工學、國際標準的知識與判斷力,更要懂阻燃、防靜電、抗化學噴濺等國際規格;李莉庭說,機能性工作服的設計不是坐在辦公室完成,而是要不斷測試、模擬,甚至把自己變成現場工人去動作、去流汗、去感受。
「這不只是設計漂亮的衣服,而是打造現場的戰鬥裝備!」阻燃、防靜電、抗化學噴濺……每一項的功能,都必須符合國際規格的標準;而設計工作不在辦公室完成,而是在現場,在一次次的模擬與測試中誕生,而她更會穿上樣衣,在悶熱、潮濕或危險的情境下,親身感受衣服在極端狀況中的表現。
魔鬼藏在細節裡
在李莉庭的眼中,布料是設計的靈魂,每塊布都要經過三次檢驗,不達標就退貨,把設計當責任,不當美術作業,因為任何細節的瑕疵與疏忽,都可能影響穿著者的安全;李莉庭笑稱自己是「大力女」,專門用力拉扯、磨損、破壞樣衣,務必要在客戶拿到衣服前先找到問題。
這種嚴謹的「驗證式設計流程」,讓她贏得客戶信任,當客戶提出需求時,她必須親身投入理解使用的場景,化身成終端使用者、進行角色的代入,模擬各種動態的情境;務必在送到客戶手中之前找到問題,「越不能妥協的地方,才是你與別人之間的差異。」
不願鬆手的責任感
面對疫情與全球經濟的衰退,李莉庭和團隊選擇提前革新、量力而為,並在品質上做到最好;「設計是一種持續吸收的過程!」李莉庭形容自己像海綿,不斷吸收新知,即使長時間大量閱讀原文資料讓視力受損,也心甘情願,因為這是對客戶的承諾。
從內衣到機能性的工作服,李莉庭的職涯轉折像是一場長跑,沒有短暫衝刺的僥倖,只有一次次的實測與堅持;李莉庭堅信「個性決定命運」,深知工作服的使命不只是「好看」,而是「保護」,而這份責任感,正是她十年來最不願鬆手的設計初衷。
更多引新聞報導
百工百業/台灣隱型冠軍 衣哥工作服兼具舒適安全與專業品質
百工百業/降低工作熱傷害 首選EGO「ICE FORCE速乾隔熱工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