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不止於投票 港湖罷秀謝票掃街、年底組「民防團」

民主不止於投票 港湖罷秀謝票掃街、年底組「民防團」 民主不止於投票 港湖罷秀謝票掃街、年底組「民防團」

(記者陳志仁/台北報導)台北市第四選區(港湖)罷免立委李彥秀案於7月26日舉行,儘管以78,560票達到25%的法定門檻、投票率接近六成,但因不同意票多於同意票,最終罷免未能過關;港湖罷秀團隊表示,這代表選民選擇再給李彥秀一次機會,但同時也反映出社會對國會亂象的不滿、對改革的渴望。

圖/港湖罷秀團隊年底前將轉型為「港湖民防團」,聚焦區域治理、民主安全與本土價值發展,持續推動公民參與。(港湖罷秀團隊提供)

圖/港湖罷秀團隊年底前將轉型為「港湖民防團」,聚焦區域治理、民主安全與本土價值發展,持續推動公民參與。(港湖罷秀團隊提供)

儘管未能通過罷免,為感謝市民參與民主行動,港湖罷秀團隊2日發起謝票車掃的行動,沿途走訪南港、內湖多條主要街道,志工輪番登上宣傳車,向民眾揮手致意;不少市民自發出門迎接、比出大拇指,現場氣氛溫馨感人,展現公民力量的延續與鼓舞。

港湖罷秀團隊特別感謝長期投入的志工夥伴與支持團體,包括反共護台志工聯盟、女力護國計畫、邊緣者聯盟等,及眾多的匿名「課金公媽」提供物資與經費支持;港湖罷秀團隊認為,這場罷免雖未成功,但已讓社會看見基層組織的動員能量與民主意識的提升,以及人民對於立法院亂象的反省。

港湖罷秀也向協助推動的政治人物表達感謝,包括前立委高嘉瑜、市議員何孟樺、李建昌、王孝維、律師陳又新,及立委陳培瑜、吳思瑤、吳沛憶、王義川、郭昱晴等人,還有割闌尾計畫的曾光志、Ashely等民主前輩與民間社運前輩共同參與,提供堅強後援。

港湖罷秀團隊呼籲李彥秀正視罷免案中反映出的民意,放下意識的形態與黨派壓力,專注港湖、守護台灣,以實際行動回應選民期待,雖然這次行動未竟全功,但也開啟了另一條民主實踐之路;團隊年底前將轉型為「港湖民防團」,聚焦區域治理、民主安全與本土價值發展,持續推動公民參與。

港湖罷秀團隊強調,民主不是一次投票的終點,而是日常的耕耘;「改變不會立刻發生,但只有行動,才有可能促成改變」,他們也將持續前行,為台灣的自由與安全堅守每一步,邀對地方事務有興趣的市民朋友,持續關注港湖罷秀的粉絲專頁。

更多引新聞報導
罷免未通過但意義重大 港湖罷秀:已成功凝聚地方網絡
不做人民的立委就下台!港湖罷秀啟動罷免李彥秀行動

Login

Welcome! Login in to your account

Remember me Lost your password?

Lost Password